转载自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65409712
好好看,好好学。
0x001 准备环境
Goby为PoC编写提交测试方便发布了…姑且叫PoC版。PoC版主要功能为登录后,可以在线提交 PoC,无需再提交到邮箱。
然后还有两个连接,一个是《Goby漏洞编写指南》:
https://github.com/gobysec/Goby/wiki/Vulnerability-writing-guide
还有《Goby已录漏洞列表》防止PoC撞车:
https://shimo.im/sheets/hcoIpikMzpsVKgaC/aojnO/
0x002 第一个 Goby 的 PoC
2.1 简单的 PoC 制作
实际上主要用到的功能在这里:
上图就能看到自定义PoC的界面样子了,具体填写的信息和填写标准参考上述的《Goby漏洞编写指南》,里边有命名规则等详细解释和参考,然后就是Requests的Response处理,Goby提供了“测试”功能可直接通过图形化界面自定义自己的Requests。
这里以CVE-2015-1427为例,再完整的RCE中一共需要发送两次Requests。
然后Goby的PoC编辑界面提供了可选的单个或多个Requests,也提供了AND和OR可选的发包逻辑,方便发送多个Requests的自定义
之后的“响应测试”可对Response进行判断可选有返回状态码,Header和Body,大家按照自己需求点一点即可。
CVE-2015-1427需要两个Requests,再来一个即可,这里需要一个RCE返回结果的判断,对于轮子达人来说点一点就好制作很方便。
到这里两次Requests好了,最终的RCE判断也好了剩下就是测试PoC可用性了,上图所示右上角提供了“单ip扫描”直接测试。
在资产扫描完成的界面,输入query点击放大镜可以进行资产匹配,用来确定自己写的query可以正确匹配。
再去扫描中测试一番,这里每次对PoC进行修改之后都需要重启Goby(点左下角的重启也行)。
2.2 不太简单的PoC中的Exp
你以为PoC做好了?没有,一半了,如开头图中所示需要三个带Exp的漏洞,所有自己的PoC必须要Exp功能,然后Exp功能还没有图形化点一点的界面,而《Goby漏洞编写指南》中对Exp的制作也只有个例子,没看到详细解释(可能我没看全),但是有一个TP的demo,通过这个demo我们也能照猫画虎做Exp了。
制作Exp需要开启图形中的验证接口,你会好奇上图所示的“验证”为什么我没有,需要去手动编辑Exp模块了。
找到你要修改的 poc 直接编辑。
编辑器中可以看到你的PoC的json文件,默认的HasExp值为false,开启改true即可,ExpParams则是前端需要传递给 Exp 的参数,如要执行的命令。
以CVE-2015-1427为例需要自定义命令,一个输入参数,需要将ExpParams改为:
1 | "ExpParams": [ |
不解释上述json了直接感受一下效果:
现在为止GUI中已经开启Exp了,但实际还没有“验证”功能,需要再回到“编辑器”中编写“验证功能”,找到json中的ExploitSteps默认值为null,继续以CVE-2015-1427为例需要两次Requests修改为:
1 | "ExploitSteps": [ |
可以看到上述json中 Requests 和PoC中的ScanSteps的Requests 是一致的,就不难理解是同样的发包,只不过一个在ScanSteps一个是ExploitSteps,现在应该也就大概理解这个json的大致功能了,上边看着乱简化一下:
1 | "ExploitSteps": [ |
到这里应该都指知道Requests用来发包,ResponseTest用来判断是否满足判断SetVariable则会在“验证”功能中回显Body。
我在看官方提供的Exp demo中发现TP的RCE去掉了ResponseTest,我也跟着试,结果只发送第一个Requests不发第二个,后续找@go0p发现是去掉了ResponseTest的锅。
最后控制一下RCE的回显,TP的demo中SetVariable写的是:
1 | "SetVariable": [ |
这里的效果就是显示整个Body。
看起来比较凌乱,不过SetVariable中也有过滤可用,例如regex去正则。
1 | "SetVariable": [ |
到这里一个带Exp的PoC就制作好了,如果你觉得PoC逻辑编写没为题但又怎么都不成功就只能反复测试反复抓包了,找你的wireshark好帮手,慢慢测慢慢排,最终完整的PoC一定出的来。
上述的PoC完整例子在:https://github.com/zhzyker/Goby-PoC